约瑟夫·奈:伊拉克战争十周年

约瑟夫·奈

  这个月是由美国领导的入侵伊拉克这项颇受争议行动的十周年。这项决策十年来产生了哪些影响?更重要的,是入侵是否有正当的理由?

  分析师指出,伊拉克战争的积极效果是推翻萨达姆、建立民选政府、伊拉克经济取得近9%年增长及石油出口超过战前水平。查塔姆研究所(Chatham House)的纳迪姆·什哈蒂(Nadim Sherhadi)等人甚至认为,虽然“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超过自己能力所及,”但美国的干预“或许已帮助该地区摆脱了至少束缚了两代人生活的停滞。”

  怀疑这种看法的人反驳说把伊拉克战争和“阿拉伯之春”联系起来是不正确的,因为2011年的突尼斯和埃及事件自有其缘由,而乔治·布什总统的言论和行动不仅没有推进,反而破坏了该区域的民主进程。推翻萨达姆的确是重要的,但伊拉克如今已成了宗派组织统治下的暴力之地,根据一项腐败指数,它在174个国家中排名169。

  他们也认为,战争的好处根本无法补偿所付出的代价:超过15万名伊拉克人和4488名美军士兵因此丧生,经济损失估计约为1万亿美元(这还不包括约3万2000名美军伤残士兵的长期医疗和残疾支出。)

  人们十年后对这“资产负债表”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,但此时此刻,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怀疑论者所说的是正确的,这观点也进而影响了美国当前的外交政策。未来十年,美国不太可能再次试图长期占领并改变另一个国家。前国防部长盖茨离职前言简意赅地指出,任何建议采取此类行动的顾问,都应该接受检查“看看脑子有没有毛病。”

  有人把这称为孤立主义,但我认为审慎和务实更加贴切。毕竟,艾森豪威尔总统1954年曾拒绝派遣美军到奠边府救援法国军队,因为他担心美军会被“越南部队吞噬”。而艾克绝不是孤立主义者。

  要对伊拉克战争的长期后果下定论,十年可能还为时过早,但却已足够评断布什政府的决策过程。

  布什及其幕僚主要用三项理由来支持入侵伊拉克的行动。首先是把萨达姆和卡伊达组织联系起来。民意测验显示,不少美国人接受政府的这种说法。然而,却没有证据证明这种联系。事实上,公之于众的证据既薄弱,也被夸大了。

  第二项理由是用民主政权取代萨达姆,是改革中东政治的一个方法。政府中某些新保守党成员早在任职以前就已经鼓吹推翻伊拉克政权,但在新政府就职的首八个月却未能把这个想法转变为政策。2001年9月11日后,他们抓住恐怖袭击所提供的机会,迅速通过了这项政策。

布什总统常提到政权更迭和“解放”,支持者甚至以二战后美军占领行动帮助德国、日本走向民主化所扮演的角色为例子。然而,布什政府是草率使用历史比喻,对如何有效占领伊拉克也缺乏充分准备。

  第三项理由是防止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。多数国家认同萨达姆十几年来一直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。此外,第1441号决议一致通过,证明伊拉克没有这些武器是萨达姆的责任。

  后来,检查人员找不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虽然曾有人指责布什,但很多国家先前却普遍认同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。审慎或许能为检查人员争取更多时间,但犯错的却不只是布什一个人。

  布什曾说历史将还他以清白,还自比因朝鲜战争导致离任时支持率偏低、但如今却备受尊敬的杜鲁门(Harry S Truman)总统。历史是否真的会对布什如此宽容?

  《杜鲁门传》作者戴维·麦卡洛(David McCullough)警告,历史学家需要经过50年后才能真正评价一个总统。但杜鲁门离职十年后,马歇尔计划和北约联盟已被视为巨大成就。布什并没有类似的成绩可以弥补他在伊拉克的失误。

  历史往往对不幸运者缺乏仁慈,但历史学家也会以造成运气的原因对领导人进行评断。好教练会分析自身队伍和对手的优势,以便从对手的失误中得到“好运气”。相比之下,鲁莽地罔顾现实及不必要地冒险往往是造成“坏运气”的部分原因。未来的历史学家很可能就这些来批评布什的过失。

  即使偶然事件在十年后造就一个更好的中东,未来的历史学家也会批评布什的决定,和他分担行动的风险和代价的方式。带领人们登山和把人们引向悬崖完全是两回事。

作者Joseph S. Nye是哈佛大学教授。

英文原题:The Iraq War Ten Years Later

版权所有: Project Syndicate, 2013

此条目发表在美国, 政治, 中东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留下评论